jianjie("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金庸政治学(2)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叶克飞 | 页数: | 329 |
定价: | 35.8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ISBN号: | 9787544735759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出版社: | 译林 | 版次: | 1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金庸政治学(2)》由叶克飞编著。
《金庸政治学(2)》分: 《倚关屠龙记》之六大派卷: 张翠山生前的武当派政治形态武当六侠与第三代接班人之争百年问,内战与少林同行“废园事变”始末与峨嵋政治昝态问题多多的昆仑、华山与崆同。
《倚天屠龙记》之明教卷: 明教政治路线调整始末及革命果实的被篡夺。
《倚天屠龙记》之丐帮卷: 弥勒佛庙大会——一次丑恶的大会。
《飞狐外传》卷: 直长?直嫡?直贤?其实只有直场。
条分缕析金庸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六大派“武当、少林、峨嵋、昆仑、华山、崆峒”、明教以及丐帮的历史沿革、武学传承、帮派政治和人事纠葛。
精 彩 页:
张三丰的户籍问题 户籍这东西,历朝历代都有。什么?你说没福利没分红?那关我啥事!关键你得挂个号,以后方便给皇帝老人家交税。在这方面,权利和义务向来都不是平等的。
户籍也分很多种,僧籍是其中之一,各寺住持每隔几年都会报个名册给官府,确认和尚们的身份。
张三丰年少时还不叫张三丰,而是叫张君宝,他的户籍就在少林寺。
早在《神雕侠侣》末尾,觉远带着张君宝漫山遍野地追潇湘子和尹克西,要讨回经书,在华山遇见杨过等人,他当时就曾说过“小徒姓张,名君宝。
他自幼在藏经阁中助我洒扫晒书,虽然称我一声师父,其实并未剃度,乃是俗家弟子”。
也就是说,虽然张君宝一直没剃度,只是个号称俗家弟子的打杂小厮,但也属于少林寺常住人口。当年的少林寺,商业化不严重,成本意识也不浓,这些打杂工勤人员都是自聘,还包吃住,不像现在的单位流行“外包”,搞劳务派遣控制成本,除非遇上重大活动,自己人手不够,才考虑临时外聘,比如后来的“屠狮大会”得应付几千来宾,工作人员紧缺,张无忌就用外聘打杂的身份潜入。
《倚天屠龙记》开篇,昆仑三圣何足道跑到少林寺捣乱,见谁灭谁,很是拉风,修习了九阳神功的少年张君宝挺身而出,挽救了少林的面子。但好心没好报是武侠小说里的例牌情节,少林寺的面子一回来,立刻就翻脸不认人,拿出当年火工头陀偷学武功,结果造成少林分裂势衰的旧事,要清算今日的张君宝。
没办法,逃吧,师父觉远带着他逃了,临终前还传了非完整版的“九阳真经”。再后来,流浪汉张君宝走上了自立门户的道路,从此成了张三丰,开创武当派。
按理说,你在原单位呆得无聊,跑出去自己混,结果步步高升或做了大老板,这当然不算坏事。在官场上,一个单位“走出去的牛人”很多(当然,是正常调动或离开,不是赶出去的),首先意味着领导有面子,走出去一说“XXX就是我们单位走出去的”,腰杆都比别人直一点;第二,证明领导有水平,会培养人才,还能大局为重,把人才培养好了也不自己藏着掖着,而是送去更高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第三,无论是单位还是领导本人,人脉都大大扩展,你送一个人出去,等于跟其新单位、新领导都搭上了关系;最后是有利于单位内部新陈代谢,改善人际关系,有时人才太多也不是好事,个个都值得培养,可领导位置就那么少,你无论分给谁,其他人都免不了眼红,任何单位都不可能在只进不出的情况下解决内部层级问题,所以在大系统内进行适当的人才流动很有必要。
可这个理论往张三丰身上一套就不对劲了,尽管他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奇人,但原单位少林寺一直不待见他,甚至称其为叛徒。
难道理论有错误?那当然不是。事情关键在张三丰同志的户籍上,之后的一切问题都因户籍而产生。要了解武当的崛起,以及武当乃至整个武林的暗流涌动,首先得搞清楚张三丰的户籍以及背后隐藏的问题。
说起他的户籍问题,可真有点复杂。话说他先是在少林寺打杂,后来逃跑,如果户籍中心的同志跑去少林寺进行人口普查,就会发现此人已走,注销其档案。但他是非正常离开,去处不明,这头注销了,那头没地方接收,就变成了流民。
后来他在武当山上圈了块地,折腾自己的事业,慢慢就家大业大,搞个大院子盖几栋楼收一帮徒弟,天天一大早起来列队练功,当地户籍中心就少不了盯上他,虽说张三丰背地里不反对弟子骚扰元政府、杀杀元兵,但表面上还是清静出家人,属于户籍管理对象。所以,尽管武当山当时的路不太好走,但当地政府还是会给武当派建个户籍,树个门牌号码。
按理说,官方都承认了,这事情也就没啥争议了,可少林那边不干了,你有户籍又怎样?你有身份证又怎样?你在武当山上盖楼收徒弟又怎样?反正,你是少林的叛徒。
后来,张三丰带着小张无忌去少林求“九阳真经”,以解玄冥神掌之毒,少林寺众位高层专门在寺外接待,说法就是:“张真人光降敝山,原该恭迎入寺。只是张真人少年之时不告而离少林寺,本派数百年的规矩,张真人想亦知道,凡是本派弃徒叛徒,终身不许再入寺门一步,否则当受削足之刑。” 张三丰的回答是:“贫道幼年之时,虽曾在少林寺服侍觉远大师,但那是扫地烹茶的杂役,既没有剃度,亦不拜师,说不上是少林弟子。” 意思很明白,我没做过和尚,没拜过师父,你想让我当你们少林弟子,咱还不干呢!我张三丰从来没有过少林寺户口。
这是两大门派的高峰会谈,针锋相对。但官方说法这东西向来真假难辨,咱们前面不是说了嘛,张三丰少年时代的户口确实在少林寺,这是觉远证实过的,俩人确实是师生关系,只是由于觉远本人在少林系统内的地位就十分低微,所以他只能承担一些打杂工作,但不管怎样,他的少林弟子身份可确定。P4-6
作者简介:
叶克飞:80后,从小贪玩,好在长大后能把爱好当谋生工具,大学时一不留神成了《南方都市报》每日专栏版写手。爱淘碟,沉湎于成长片;爱读史,热衷于在蛛丝马迹中寻觅历史钩沉。发表影评、乐评、小说等数百万字,2008年开始在《南方都市报》连载《金庸政治学》。
目录:
序言
《倚天屠龙记》之六大派卷
张翠山生前的武当派政治形态
武当六侠与第三代接班人之争
百年问,内乱与少林同行
“废园事变”始末与峨嵋政治生态
问题多多的昆仑、华山与崆峒
《倚天屠龙记》之明教卷
阳顶天时代的意外结束与遗祸
明教政治路线调整始末及革命果实的被篡夺
光明二使与五行旗的那些事
《倚天屠龙记》之丐帮卷
史上最窝囊丐帮
《飞狐外传》卷
官场那些肮脏事儿
《飞狐外传》中的两次掌门之争
序言 叶克飞这小家伙 王小山
卷一 《倚天屠龙记》之六大派
张翠山生前的武当派政治形态
武当六侠与第三代接班人之争
百年间,内乱与少林同行
“废园事变”始末与峨嵋政治生态
问题多多的昆仑、华山与崆峒
卷二 《倚天屠龙记》之明教
阳顶天时代的意外结束与遗祸
明教政治路线调整始末及革命果实的被篡夺
光明二使与五行旗的那些事
卷三 《倚天屠龙记》之丐帮
史上最窝囊丐帮
卷四 《飞狐外传》
官场那些肮脏事儿
《飞狐外传》中的两次掌门之争
")